谈到私生子,人们恐怕多是嗤之以鼻,拒而远之,因为非婚生子,不符合国人仁、教、礼、义、信的传统。父母的过错,孩子的悲伤,私生子们对于自己的敏感身份华亿配资,该如何应对?是一辈子默默无闻,自怜自艾的生活,还是正视身份的窘境,认祖归宗?
章孝严,这个蒋氏家族的私生子,本生在豪门,却不受待见,可他却
为了认祖归宗,奔波了大半生,最终称为蒋家辈分最大的人。
同姓不同命,豪门变寒门
蒋孝严原名章孝严,他还有个亲兄弟,叫孝慈
。他们的父亲是蒋经国,爷爷是蒋介石,
虽然名字是按照蒋氏家谱排辈取的,但两兄弟几乎没有享受过蒋家荣耀,因为他们从未被认可,因为
他们是蒋经国与秘书章亚若的结晶。
展开剩余92%名字虽赐,但是姓氏不给,只让他们跟随母姓——章。
章亚若,出生于
江西省九江
,是有名的才女。
1938年的一天,在南昌,
章亚若作为预六师宣传队的成员,正在排练京剧,蒋经国听后,大为赞赏,夸奖她唱得非常好。
后来
日军队占领了南昌,章亚若不得已来到赣州
,从资料室管理员做到抗敌动员委员会文书,由于工作出色,不久又
进入青年干部训练班,成了蒋经国助手。
随着交集的增多,蒋经国向章亚若表达爱慕之情。
恋爱不久,
章亚若怀孕了
,蒋经国向蒋介石表达了要和章亚若结婚的想法,但遭到委婉拒绝,并
提出让章亚若去别的地方养胎。
事实上蒋经国已有正妻蒋方良,蒋介石是基督教徒,基督教对于婚姻有着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要求,不设偏房,不纳妾室。
蒋经国听从父命,把章亚若安排在广西待产。
1942年章亚若在桂林医院,产下两子
章孝严
、
章孝慈
。
幸福的日子很短暂,
孩子出生仅几个月,章亚若离奇死亡。
照顾小孝严和小孝慈的重任落到的年迈的外婆身上,在战火纷纷的岁月里,生活异常艰苦,直到
蒋经国给他们在南昌买了一栋房子住下华亿配资,才安顿下来。
蒋经国托付王升将军照顾两兄弟的饮食起居。
1949年,战局连连受挫,
蒋经国安排王升带着章孝严一家随军队撤退,后乘军舰去了台湾
。
周围人对章氏兄弟的身份议论纷纷,他们很是疑惑但无从问起。
直到进入大学,他们才得知,“蒋经国”那个高高在上的领导人,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,深感震撼,身世的不幸和生活的窘迫激励着两兄弟发奋读书,同时
也萌发了强烈的认祖归宗的愿望。
同姓不同命,豪门贵公子
说到蒋氏家族,哪个名字拎出来不是响当当的?
蒋介石,宋美龄,蒋经国,蒋纬国...都是中国近代史的关键人物。
然而父辈的荣耀与后代的寂寥可谓是鲜明对比。
蒋经国婚内共有三男一女,大多都短命。
长子蒋孝文,从小学业不精,异常顽劣,经常惹是生非。
在美国待了多年,换了两所学校,都没能毕业。
他以酗酒为乐,又患有先天性糖尿病。
在一次酒席上,喝得酩酊大醉,没有及时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,虽然抢救及时,但是也
成了废人
。
次子蒋孝武像哥哥一样,从小不善学习,中途辍学。
庆幸被送到德国后,孤身一人,迷途知返,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。
但好景不长,蒋孝武卷入了当时轰动的
“江南命案”
。
即1984年,
知名作家
刘宜良
(笔名江南)
被杀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公开点名蒋孝武策划谋杀了江南。
在内外压力下,蒋经国无奈将其外派,远离台湾政局,失去父亲的庇护,蒋孝武仕途基本上也就没落了,1991年7月1日,患
慢性胰腺炎
去世,年仅46岁。
三子蒋孝勇虽然很少让蒋经国夫妇操心,
但其身边的工作人员评价说华亿配资,
他是十足的两面派。
蒋经国对他寄托了很大希望,然而蒋孝勇志在经商,而非从政。
且在蒋经国去世后,却离开台湾,移民海外。
1996年,在美国旧金山,死于
癌症
,享年48岁;
随着孝文、孝武、孝勇相继过世。
孝严成了蒋家辈分最大的儿子
,虽然同样出身豪门,但命运却大相径庭。
烂牌打成王炸,认亲依旧艰辛
章氏兄弟读书刻苦,
孝严和孝慈,都曾就读于东吴大学,孝严后来读管理学,顺利获得硕士学位,孝慈也很争气,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。
章孝严的人生理想是从事外交工作。
1968年他通过了特考,正式进入外交的工作领域,主管对欧事务,包括比利时、法国、教廷这些业务。
几年之后,章孝严回忆到,自己和父亲蒋经国在教廷酒会上的一次偶遇,非常心酸。
当时章孝严作为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受邀参加酒会,而蒋经国则是教廷“院长”。
那时各级的首长都在,尽管心里面,
很想过去叫他一声爸爸
,可是蒋经国从未公开承认与自己的父子关系,双方目光接触后,自己还得主动从后面退出来,避开他的视线。
章孝严从普通的科员做到了二等秘书
,而后进入了当局的核心层,拥有了话语权。
弟弟
孝慈在学界得到了认可,成为著名的法学专家。
章孝严和章孝慈先后成家,有了自己的孩子后,
孝严跟王升提出,想去看看父亲,两家一起去跟父亲见个面。
见了他的儿媳妇,他的孙子孙女,他应该会高兴吧。
事业有成,家庭美满的兄弟二人,想见父亲一面的小小愿望,
收到的回复,却是“不太方便”。
蒋氏家族无法共情
章孝严认祖归宗是人之常情。
他的身份证父母信息登记的是舅舅和舅母名字,是众所周知的错误。
他希望以书面形式纠正这个事实。
但蒋氏家族始终不以为然,
他们无法接纳章氏兄弟,即便是心知肚明。
蒋经国执政期间,就暗自扶助章孝严,生活上让王升将军照顾两兄弟的饮食起居,事业上也暗中提拔。
章孝严1967年从基层干起,攀升很快,除了有个人努力的因素,也少不了蒋经国的关系。
在蒋经国的安排下,章孝严被提升为“外务部次长”,掌管了台湾“外交”大权。
在蒋经国过世后,
蒋孝武和蒋孝勇还特地安排了孝严和孝慈两兄弟见父亲最后一面
,但条件是避人耳目,不可光明正大。
章孝严曾多次恳请与家族长辈见面,却都被冷漠地拒绝。
家族长辈的冷漠,后辈的渐行渐远,都暗示着这条认祖归宗之路的漫长与艰辛。
得道多助,修成正果
认亲之路虽然艰辛,但章孝严始终没有放弃奔走,最终台湾有关部门决定从宽考虑,户籍部门要求章孝严提供两个证明:
一是证明章亚若是亲生母亲,二是证明与蒋经国有血缘关系。
在桂林医院,孝严找到了出生证明,上面明白写着母亲章亚若,母子关系算是得已确认。
但是在证明与蒋经国有血缘关系时犯了难,因为蒋家人拒绝用蒋经国血液样本直接与章孝严作DNA比对,章孝严只得另想别的办法,经过一年多的走访,终于找到了蒋经国生前的亲信-王升将军。
王升将军除口头证明章孝严的确是蒋经国的儿子外,还提供了部分官邸的文件。
在两兄弟很小的时候,他就定期汇钱给章孝严交学费和生活费,这都是出于蒋经国的安排,这些正式文书
可以证明章孝严是蒋经国的儿子。
2004年,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,章孝严,这个一直徘徊在蒋家门外的孩子,
终于在他60岁的时候,实现了认祖归宗的愿望。
不仅
身份证上的父亲和母亲正式更正为蒋经国和章亚若,姓氏彻底改成了“蒋”。
并于
2005年,第一次参加了家族的清明祭祖
,奔波了半生,终于为这条认亲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为什么章孝严执意认祖归宗?
有阴谋论者说,是为了利益,他需要蒋家的影响力为自己的仕途增光添彩。
我认为不完全是,中国人讲名正言顺,言不顺事不成。
父亲是谁,母亲是谁,不是选择题,而是是非题,是不能改变的人伦关系。
亲情不应该被所谓的名誉颜面疏离掉。
就像章孝严说的:“
分离主义的气焰更不应该随着时间而高涨。”
从章孝严到蒋孝严,这一路确实难走,半生时间他顶住所有的冷漠,走得毅然决然。
欣慰的是,他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,都不用徘徊在门外了,若有人问起,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说华亿配资,自己就是蒋氏后代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